新春走基层丨守护骆驼山——北京怀柔瞭望塔护林员的虎年期待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题:守护骆驼山——北京怀柔瞭望塔护林员的虎年期待
新华社记者张超
白天看烟,晚上观火;晚上12点后入睡,凌晨4点左右起床。值守骆驼山瞭望塔7年,这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瞭望塔管护员孙宝清每天的生活习惯。1月31日,农历牛年的最后1天,他依然如此。
怀柔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一,琉璃庙镇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2%,防火任务重。像孙宝清这样的生态林管护员,仅在琉璃庙就有1000余人。他们每天在路边、村边和林区内巡逻,任务是管住人、看住火、守住山。
孙宝清与大部分护林员的岗位不同,他是瞭望员。瞭望塔建在琉璃庙镇的骆驼山上,毗邻一处仅有13户人家的自然村落。骆驼山地处燕山南麓,因形状而得名,相对周围的群山,骆驼山像一头高高站立的双峰骆驼,最高海拔700米左右。
“瞭望塔就建在两个驼峰的中间,我每天带着望远镜绕着驼峰巡山。”孙宝清说,白天视线好,防火靠看烟,白烟、青烟和黑烟暗示不同的树木和火势;晚上天黑反而衬托出光亮,一旦起火就能观察到远处的火光。
孙宝清说,比起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更多的火情是人为引发的。比如,清明祭祀烧纸、秋收烧秸秆、户外烧烤和乱扔烟头等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情。
对于虎年的到来,56岁的孙宝清有两个期待。“虎年最期待的是虎虎生威不发火,全年无火情。”孙宝清说,还期待见一些儿时的“老朋友”。
2015年之前,他在骆驼山开荒种田,家里分了7亩多地。邻居到北京城区打工,耕地撂荒,他接过来种,最多时候种了30多亩。有一天,孙宝清在种的玉米地里发现了一群野猪。虽然庄稼被破坏一些,他还是很高兴,因为儿时的一些“老朋友”又回来了。
上个世纪60年代,孙宝清出生在骆驼山自然村。儿时的记忆里,野猪、野狼、豹子、狐狸、狍子、山猫、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随着山里不断开荒,森林遭砍伐,以及过度狩猎,这些野生动物渐渐消失,甚至连适应能力强的野兔、野鸡都不常见了。
“自从不种地干护林员的这六七年,野猪越来越多,成群结队进村里,狍子在最近两三年也开始出现了。”孙宝清说,野兔、野鸡更多了。他随手指着一处雪地说,那块还有野兔的脚印,整座骆驼山快成野生动物的乐园了,“现在就差野狼、豹子和狐狸了,期待虎年它们能回来。”
2018年,骆驼山自然村坡台耕地被纳入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范围。农户退耕还林,每亩每年领取土地补偿1500元,收入不降反升。政府还鼓励农户搬迁至山下平缓地区集中居住,越来越多农民下山到城镇定居。
“农户都搬走了,瞭望塔应该不会撤,我就在这儿跟‘老朋友’一起守山。”孙宝清说,守好骆驼山,守好燕山,就守住了北京的生态底色。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