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冬奥事:冰壶比赛为何充满“尖叫”与“摩擦”?
摘要:你不知道的冬奥事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马思嘉、梁金雄)冰壶是北京冬奥会七大项比赛之一。在冰壶赛场上,常听到运动员发出“哈哈哈”“我我我”的喊叫,而跟随冰壶行进的运动员拿着冰刷疯狂摩擦冰面,为这项号称“冰上国际象棋”的烧脑运动平添了一丝热血。
1月27日,在“冰立方”拍摄的比赛用冰壶。新华社记者王婧嫱摄
“摩擦”与“尖叫”都是为了克敌制胜,究其原因,还得从冰壶规则说起。冰壶四人赛双方各由4名主力运动员和1名替补队员组成,每场10局,比赛时间为150分钟。每局双方一垒至四垒队员要按顺序各投掷2个冰壶,双方交替投掷共16个冰壶。队长在比赛一端负责指挥另一端的队友投壶,不投壶的两名队友负责擦冰。
负责“尖叫”的队员一般为担任四垒的队长或投壶队员,他们通过喊叫向擦冰队友发出是否“摩擦”的指令。“哈哈哈”其实是英文单词“Hurry!”或“Hurryhard”的简称,意思是“快速擦冰”;“我我我”是“WhoaWhoaWhoa”,意为“停止擦冰”。
为何需要“摩擦”呢?冰壶场地冰面特殊,是带有“水珠点”的冰面。比赛前,制冰师要拿着类似花洒的工具在平滑冰面上均匀喷洒水珠,这些水珠在冰面遇冷凝结成冰点儿,以增大冰面与冰壶的摩擦。擦冰运动员可以通过冰刷快速摩擦,融化掉赛道上的冰点儿,从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减小冰壶与冰道的摩擦力,使冰壶运行速度更快;在冰道上,运动员投出的冰壶运动轨迹是一条弧线,通过擦冰融化冰点儿,可影响冰壶行进方向,最终使冰壶抵达指定位置。
1月26日,工作人员在“冰立方”给冰壶赛道洒水。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看似简单的“摩擦”,可以影响几乎每一次投壶的结果,需要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指挥者、投壶者、擦冰者共同努力下,才能最终实现战术目标。因此,队员间必须高度默契。
为何下达指令需要“尖叫”?标准冰壶场地长度为40多米(两条端线间距离),赛道较远,且四条赛道上四支队伍同时比赛,若不大声喊叫,队友很可能听不清;喊叫声的大小有时可提示队友擦冰力度的大小,同时也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为队友加油鼓劲。
除了简单的英文指令,中国运动员还会下达一些中文指令,如“加力”“擦一擦”“轻磕”“轻传”等;“顶线”和“下线”也是常见指令,“顶线”意为“把线路扫直一点”,“下线”则是让线路弧度大一些。
2021年4月6日,运动员在“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冰壶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此外,还常能听到指挥队员在大本营所在的比赛端发出“某区多少秒”的指令。“区”是指将大本营前端的前置线到末端所在区域划分为10个区域,比如“三区”,就是希望壶停留在三区;“秒”是壶通过两个前置线间冰道所用的时间,用以控制投壶队员投掷时所用的力量。
冰壶是北京冬奥会比赛场次最多、赛程及单日竞赛时间最长的项目。根据赛程安排,混双比赛将于8日决出金牌;紧接着男、女四人赛分别于9日和10日开始,并分别在19日和20日产生金牌。
栏目主编:秦红顾万全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