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稳增长 地方两会圈定2022年经济重点
发力稳增长地方两会圈定2022年经济重点
稳工业、扩内需、促转型等多箭齐发
虎年开局谋新篇,厉兵秣马启新程。
新的一年,地方经济如何布局?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释放重要信号。《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敲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总体看,稳增长仍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各地均提出明确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实施路径上,稳工业、扩内需、促转型成为重头戏,为企业纾困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关键发力点,一系列具体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地方普遍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明确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30个省(区、市)中,21个省(区、市)2022年GDP增速目标设置在6%及以上。其中,海南和西藏分别提出9%和8%的增速目标,安徽和江西为7%以上,湖北、贵州、云南为7%左右。不少地方在提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同时,还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
如何确保稳增长?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稳工业、扩内需、促转型等成为重头戏。
全力稳定工业增长成为不少地方的重要任务。其中,湖南提出,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净增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辽宁提出,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扩内需也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多地强调“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围绕“两新一重”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除了“铁公基”等传统基建外,新基建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不少地方明确了具体投资规模,比如,安徽提出“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600个以上、竣工1200个以上”;河南提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8万亿元”;江西提出“重点推进3453个省大中型项目,年度投资1.1万亿元以上”;宁夏提出聚焦“十大工程项目”“六个一百”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
促消费方面,稳定传统大宗消费,发展新消费业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等得到强调。
不少地方将常态化开展促消费活动,采取精准投放消费券等方式,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其中,浙江提出,实施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政策。大力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福建提出,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直播电商,催生新型消费热潮。推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省级百大商圈错位发展。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稳增长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任务。相比2021年,多地明显上调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如黑龙江、河南上调了4个百分点至10%,安徽、甘肃、四川也分别上调了1到2个百分点不等。从具体任务来看,基建投资、保障房建设和旧城改造是主要发力方向,其中,基建投资兼顾新基建和传统基建。
“绿色消费、文旅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方向。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频频出现在各地两会文件中。从具体政策部署来看,内蒙古、辽宁、江西、广西、云南、陕西等地明确提出,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产品下乡。”高瑞东说。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夯实经济发展的根基。不少地方提出落实好惠企纾困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比如,江苏提出,落细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惠企政策,研究制定更多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市场主体有获得感的政策措施。安徽提出,出台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贵州提出,落实好国家新一轮组合式减税降费和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争创一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户以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也着墨颇多。其中,北京、安徽、湖北等23个省(区、市)将科技创新放在重点工作的前3位。此外,各地还谋划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成为重点。
“如何平衡好短期增长压力与长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各地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从产业转型角度看,高端制造业投资的布局、碳中和规划下的绿色产业建设等将成为重要抓手。”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高瑞东表示,稳增长之外,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还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以达到“以点带面”提振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记者班娟娟)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