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一种最深沉的热爱——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家伍

新华社酒泉3月18日电题:坚持,是一种最深沉的热爱——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家伍

张艳、朱海生

3月17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2星。从事航天事业38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家伍参与的100多次液体火箭发射任务均获得成功。

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谈起成功背后的奥秘,这位经常身穿蓝色工作服工作的航天人说:“航天发射从理论上不可能100%成功,但是我们必须用100%的努力确保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北内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这里常年干燥少雨,一年中有多达300天适宜发射。

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怀揣着航天报国梦想的王家伍坐了10天10夜闷罐车来到这里。

两个月后,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6颗返回式卫星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王家伍参加的第一次发射任务。

“看着自己参与的发射任务获得成功,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感、成就感,这也是我后来坚持下去的动力。”当时还是一名箭上单机操作手的王家伍回忆说。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如何搞好涉外卫星发射服务,成了中心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

1994年,王家伍被派往西班牙国际空间大学进修。“这次国外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对航天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王家伍说。回国的时候,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大包航天领域专业书籍。

“干航天一开始很枯燥、很寂寞,一旦入了门槛,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喜欢、一种情怀。”王家伍说。

2001年,王家伍被任命为发射场系统副总工程师,负责新发射塔架的设计论证和建设工作。

“当时工程建设经费很有限,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大胆创新,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了原来的纯钢结构。”王家伍说,这也是当时中国首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射塔架,可以实现全天候发射。

2003年11月3日,中心在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后的第19天,首次启用我国自主建设的新型发射工位,成功发射了我国第18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发射成功后,中心指挥显示大厅内一片欢腾。王家伍却一路小跑,直奔发射塔架。他仔细查看塔架上的设备设施,发现除了油漆被烧黑,其他都完好无损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为了提高发射效能,这座发射塔架又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目前年发射能力可达到16次,打破了国际上所有发射场单个发射塔架的年发射纪录。“每次来发射场,看到它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王家伍说。

近年来,王家伍主要负责航天发射总体技术工作,他带着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大胆创新。

为了适应高密度、高难度、高强度常态化的发射需求,他们采用“两垂一平”新发射模式;简化技术区、强化发射区,不断优化航天发射流程,将卫星的发射周期由原来的35天缩短到15天,有效增强了中心卫星发射的并行能力。

“次次成功、发发圆满”是王家伍职业生涯追求的终极目标。38年来,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他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跟自己较劲。

2021年7月,王家伍脚上做了个手术,还没等伤口完全康复,他就急着出院,一瘸一拐地上班去了。“只要产品进场,他每天都要去发射场,从头跟到尾,进行各个系统的质量审查,确保各个产品的状态安全,确保万无一失。”科技人员孙稚权说,他常跟大家说,航天无小事,一点疏忽大意就可能是大灾难。

“天地再远,只要坚持,也可以累足成步,最终到达。”为了更好地胜任航天技术总体工作,王家伍用5年时间把航天领域50多本专业书原原本本地啃了一遍。他说,航天技术总体涉及的技术环节多,需要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只有坚持每天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近年来,王家伍组织大家编写航天发射场技术安全规范,极力推进“领域负责制”“型号负责制”“安全责任制”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质量管控措施,确保每一项操作、每一次测试都做到精准无误。

“5、4、3、2、1,点火!”随着零号指挥员的点火口令,火箭喷着炽热的火焰,拔地而起,卫星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指挥显示大厅里的王家伍,露出了快乐的笑容,他从容地转身离开,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挑战。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

关键词: 副总工程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