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迈入关键期 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克服多重痛点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申佳平)健康码、一网通办、智慧医疗、智慧交通……近年来,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城市管理成效提升,民众生活更加便利。
3月24日,在中国通信研究院举办的智慧城市沙龙上,多位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要牵好数字政府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人民需求作为出发点,坚持目标导向,积极解决创新缺乏、观念障碍等难点、痛点。
迈进“深水区”,智慧城市有何痛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会上指出,有三个标志表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智慧城市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渗透性越来越强;一些发展模式及设计思路与技术、环境等实现情况有所脱节;应用场景比较稀缺,亟需解决技术与应用场景对接等问题。
仇保兴认为,因为缺乏新思路,部分智慧城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反应会出现“延迟”,设想被验证是空想,使得管理应用中出现“空指挥、白指挥、瞎指挥”等现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到今天,要从三个维度来看待:首先应该重申智慧城市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百姓福祉;同时智慧城市应该更加体现出公共属性,目前的智慧城市体系还存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边界不清的问题。
“而且建好智慧城市,不可能单打独斗。”汪玉凯认为,接下来各方要做好协同工作,克服体制机制障碍、观念障碍等难点痛点。
牵好“牛鼻子”,数字政府如何破题?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数字政府的建设,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应该被牵好的“牛鼻子”。
在仇保兴看来,数字政府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延展性和共享性。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造服务型政府、质量型政府,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
“数字政府建设到了过坎的时候,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界限,通过流程再造、业务重组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汪玉凯提出,数据治理能力不强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拦路虎”,应该着重攻破这一难点,进一步改善城市营商环境,提高老百姓满意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志发建议,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局部开始建设并逐渐迭代。除了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之外,还应打造科学的、弹性的组织架构。
下一步,丰富多样的场景应用与智慧城市之间如何实现共振发展?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郑宇认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场景将呈现出循环发展趋势,即“业务带动数据归集,数字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带动生活,生活衍生新业务。”
“试图用一个顶层设计或一个完美方案去展望未来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基本元素。”仇保兴举例提醒,智慧城市的场景展开应该加强底线约束,确保个人隐私、数字产权等安全保护机制运行良好。
(责编:申佳平、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
关键词: 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