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薇委员:建设全国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缓解新能源“车多桩少”问题|世界通讯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崔元苑)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薇建议,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解决“车多桩少”等突出问题,应加强充电设施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广科学高效的充换电模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交通领域终端“电气化+清洁化”的重要解决途径。“但对应的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在充电设施平台智联、技术标准、建设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邵丹薇指出,新能源汽车用户找桩充电效率低、体验差,充电设施服务平台亟待互联互通。“目前,充电设施投资主体和充电服务平台众多,各平台独立运行且存在数据壁垒,尚未实现各类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造成充电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她说。

她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全国统一的充电监控平台,挖掘大数据价值,集成接入各类充电设施和新能源企业运营平台数据,发挥数据赋能作用,为充电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供支撑;同时引导企业合作,实现各类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用户充电体验。

“部分存量充电桩已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体系亟待更新完善、迭代升级。”邵丹薇指出,而换电领域则由于电池标准不统一、初期投入高等原因,推广也面临障碍。

在她看来,推广科学高效的充换电模式,可以优先发展“企事业单位有序充电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工作地充电”模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迅速布局充电设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在城市服务半径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快充桩布局,补足充电服务短板。在重卡、物流等专用车领域,进一步加大换电模式推广应用,落地实施换电车辆购置补贴、城市通行路权开放、场站建设运营优惠等支持政策,提升换电模式的经济性。

此外,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发展亟待协同互进。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负荷和储能综合体,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先进控制策略等原因,还未能在电网调峰、需求响应等场景有效发挥作用。“居民小区多利用夜间时段充电,与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叠加,形成尖峰负荷,且此时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不足,未能真正实现‘用清洁电’。”邵丹薇指出。

对此,她建议,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机制,通过V2G等试点示范,运用实时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充分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挖掘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负荷调节的潜力,实现充电负荷与新能源供应的精准匹配,更好地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