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多地打造提升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观察-观速讯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题: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多地打造提升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观察

新华社记者


【资料图】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倡导公民积极参与全民阅读。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发现,面对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多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美”、多样式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等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构建便捷服务网络,“一刻钟百姓文化生活圈”日趋完善

在深圳坪山区碧岭街道汤坑社区科源实验学校内,一栋白色外墙的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坪山区图书馆汤坑社区分馆,也是深圳目前最大的社区图书馆,近日开放以来吸引附近居民纷纷前来打卡。

“我们一家都喜欢阅读,新开放的这个社区图书馆就在我们家附近,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以后读书更方便了。”深圳市民谢女士说。

图为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阅读区。新华社记者印朋摄

通过建设覆盖全区的城市书房和基层公共文化中心,深圳市坪山区将图书馆开到群众“家门口”。

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执行副馆长陆其美说:“我们通过与校园、企业、园区等共建和完善阅读设施,打造紧密型垂直公共总分馆、馆店一体化城市书房、共建共享馆校合作‘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实现阅读资源的全域连接、服务推广的全域协同、阅读品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坪山区总分馆体系建设实现100%垂直一体化管理,街道馆100%覆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地方纷纷构建便捷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一刻钟百姓文化生活圈”。

深圳一些城区依托总分馆体系搭建,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共建共享;浙江一些地方以邻里图书馆建设为契机,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北京通过改造老旧厂房,利用腾退空间、交通枢纽、商业楼宇、公园绿地等场地,相互融合赋能,建成众多新型公共文化设施……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昶说,市、区、街乡大力推动各类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有助于促进形成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元

谷雨时节,浙江温州乐清市的清和公园草木蔓发,一派生机盎然。坐落于公园湖心小岛上的清和书苑,成为当地文化活动新地标和市民热门打卡地。

图为乐清市民在清和书苑内参加一场新书分享会。(徐伟敏摄)

家住附近的朱女士带着孩子,在弥漫着咖啡香气的阅览室享受阅读时光。“公园里的书房环境太美了,这样的公共阅读空间很受欢迎。”朱女士感叹。

清和书苑在空间布局上以公园景观轴为中心,充分挖掘建筑本身特点,打造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绝妙之地。

在北京西二环,百科·嫏嬛书房是不少读者感受书香生活方式的“世外桃源”。走进书房,灰瓦白墙,石板流水,书架上整齐摆放着线装书……浓浓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百科·嫏嬛书房主理人魏孔媛在整理书籍。新华社记者杨淑君摄

读者在百科·嫏嬛书房阅读书籍。新华社记者杨淑君摄

“这个闹中取静的阅读空间很有特色,我经常带孩子来参加文化活动。”在书房附近上班的傅先生说,6岁的女儿第一次在这里接触到宣纸、古琴。“触感很重要,让孩子亲手接触篆刻、版画、书法等,培养兴趣爱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乐清市图书馆馆长林回清说:“乐清的这些公共书苑更加注重人的需求,融合了时尚性、开放性、生态环境和资源,是集阅读休闲、家庭亲子、数字未来、轻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百科·嫏嬛书房主理人魏孔媛介绍,除了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书房还充分利用文化空间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从讲座活动到线上直播,从线下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论坛到展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古籍文化普及,让古籍里的文字在现代人的手上和心头“活起来”。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说,因地制宜建设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切实精准为群众提供有效文化供给,多样化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创新服务和管理方式,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

“多大的空间都不够。南山区图书馆藏书已超100万册,区级图书馆总馆将发展成为图书的中转站。”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馆长杨熔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等针对场馆空间不足、馆藏书籍利用率低等问题,纷纷采取相关措施,以服务更广阔人群。

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以“动态馆藏”方式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精准的文献服务:及时下架利用率低的图书、补充需求量高的文献复本及种类,使在架图书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充分利用智能书架、室内定位导航系统,为到馆读者提供图书、空间等资源的精确查找与定位;利用“网借+图书快递到家”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大服务保障。

图为深圳南山书房一角。新华社记者印朋摄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插上双翼。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推出数字化阅读、网络文化活动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便捷度;深圳推出智能书库预借到家无接触服务、有声阅读推广活动、文旅融合特色线上旅游阅览;浙江一些地方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在线”应用落地、打造“一键借阅”一体化平台等,运用数字化引领全民阅读……

“阅读能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质,是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昶说,应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创新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和管理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吸引更多群众参加全民阅读。(记者印朋、鲁畅、杨淑君、魏一骏)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