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11000公里 湖南一青年教师将足迹印在美丽乡村
“夏天风吹来,鸟儿自由自在,我不用再等待,理想生活已到来……”深山傍晚,夏风习习,今年暑假,刘畅带着学校“三下乡”的志愿者们翻过山间田野,跨越碧水溪流,来到了湘西龙山县头车村,一路上师生悠扬的歌声飘荡在乡村。
(资料图)
刘畅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从2010年开始,每年暑期,她组织“三下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师生的力量。13年期间,她行走了11000公里,足迹遍布湖南13个市州。今年8月她被评为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而全国仅有100人获此殊荣。
探索“技能+服务”新模式凝聚乡村振兴青春之力
每年的三伏天是湖南最热的时候,亦是刘畅工作最忙的时候。她顶着大太阳,在38℃的乡间奔走调研。“如何有效挖掘村里的旅游资源?”“如何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这些都成为她调研时思考的方向,经过多年探索,“技能+服务”成为她所在的“三下乡”团队服务的重要方向。
在头车村,刘畅团队深入农户进行沟通,定点维修电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所用,让青年学子在校所学技能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目前,刘畅指导的“三下乡”学生志愿团队累计修好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1500余件。
推广普通话、电商直播助农……如今,刘畅同时指导学校多个团队开展“技能+服务”活动,贴心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她回忆道,“曾有个70岁当过兵的老爷爷,在家里买了好些糖果,要分给志愿者们吃。”
构建乡村美育课堂滋润群众幸福心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离不开美育。如何实现校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完美对接,探索乡村美育发展新途径成为刘畅研究的重点内容。
傍晚,头车村大字沟古寨吊脚楼前一场精心排练的“文艺盛宴”呈现在村民面前,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掌声。这是刘畅所指导的志愿团队带来的艺术表演。她根据当地文化特色与村民实际编排作品。村里吃草的黄牛与山羊,田间生长的稻谷与青莲,都是她MV的“主角”。
同时,她有针对性地组织了音乐、美术等一系列生动的美育课堂,利用自身艺术专业优势,制作了多个乡村的文化视频作品。她指导学生编排当地红色故事作品《英雄的旗帜》,抖音播放率破万;指导作品《不朽的军魂》荣获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编排舞蹈作品《甘泉》荣获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刘老师,我一早就过来占位置啦!”“故事有创新,接地气,看完幸福感满满!”……13年来,刘畅收到了许多点赞,她知道这种“既叫座又叫好”的美育活动是广大群众精神所需。目前,她指导团队开展美育活动已服务群众20000余人。
力争向上向善点亮青年追梦之路
在学生心中,刘畅是老师更是知心大姐姐。在村里,她跟团队经常一起打地铺;如遇停水,就会步行20多分钟,手提肩挑地去取水。她不怕苦,不怕累,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破茧成蝶。
“畅姐是同学们的榜样,指引我们追梦向前。2021年,因长时间的连续走访,她中暑晕倒了,我们一起把她送到镇上医务室,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晚会怎么样了?’,大家都被她的敬业精神感染了。在她的指导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湖南工业职院毕业生彭京,今年报名了参军入伍,他希望用绚烂迷彩增添青春亮色。该学校毕业生印政道,曾担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成了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支教,将青春献给祖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3年来,刘畅力争向上向善,用青春书写教书育人篇章。她组织了“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大型校园文化活动200余场,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20余项;她获湖南省第五届“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2022年荣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
“执着坚守,激情工作,未来我将继续带领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继续将足迹印在美丽乡村!”刘畅表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阳锡叶通讯员张晨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