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黄铺镇“小田并大田”打造农业农村新名片

7月21日上午,烈日炎炎下,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内各大块水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2021年,该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效,为农田基本制度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截至目前,该村已完成“并田”面积1500余亩,占全村田块面积四分之一,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如今的黄铺村,一片片规整有序的“大田”,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机耕路和沟渠,铺展在青山绿水和美丽村庄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景正在加速蝶变。

规模发展遇瓶颈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尤其山区、丘陵,普遍存在农田灌溉“引水难”、农业机械“通行难”、精耕细作“管理难”、粮食产能“提高难”的窘境。黄铺村就是其中之一,全村以丘陵为主。2006年该村引入市场主体流转田地和山场,但因农田地块散、面积小、基础条件差,种植大户们“望而却步”。

“整片的田、畈的田,能够较好地流转给种植大户。但边角小块的‘补丁田’‘巴掌田’,因为机械化耕作难、经营成本高,大户们往往不愿流转。因此,村内曾出现‘有地无人种、有人无地种、有人有地还难种’的现象。”该村党委书记王绍南说。

“小田并大田”后,该村项目区9个组的1500余亩、1942块“零碎田”,并成了517块“大块田”,实现了“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统一整理、统一流转、统一耕种,项目区耕种率达100%,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有效灌溉面积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

“以前不敢包,现在抢着包。今年我一口气包了600亩。”韩郑友是该村种粮大户,以前囿于村内田块“散乱小”,想包不敢包,如今村内田块大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他决定放手大干一场。

因耕种条件改善,准备大干一场的不止是韩郑友,目前该村内,“抢着来”的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0余家,其中500亩以上的承包大户6家,农田流转率达96%,“低产田撂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确界确亩推改革

2021年,该村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革,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水土条件等因素,划分丘陵、缓坡、圩畈三个建设区域,确定“并田规模”和“区间道路”,对农田地块开展“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弯变直”改造。

“小田并大田”,如何妥善解决农田“组界、户界”问题?该村给出的办法是“组界确界、户权确亩”。组界确界,即针对村民组田亩之间“参差不齐、交融互渗”的问题,按组界“线条清晰、美观实用”原则,由所涉村民组理事会现场协商调整,当场明确新界限、测出新面积。户权确亩,即针对农户田块之间“大小不一、质量不一”的问题,组织农户对整治后的“大田”逐块测量面积,以土地二轮承包发证面积为基数,将农户零散承包面积并入“大田”,最后由“村民小组会议确定、农户签字确认”确定农户承包面积。

“‘组界确界、户权确亩’后,农户之间没有了现实中的田块界限,只有概念中的亩数,这样既保障了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又极大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进度。”该村党委副书记聂达强说。

“小田并大田”如何获得农户支持?该村实行“双向承诺”稳民心。“双向承诺”,即村里对群众作出承诺,群众也对村里作出承诺。村承诺“一不变两就高”:小田并大田后,保证每家每户实际承包的亩数不变;土地流转租金保底,同时比照周边村市场行情不设上限,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付给群众土地流转租金。同时,土地流转租金与粮价挂钩,以每亩300斤稻谷市价结算,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兑现流转租金,让广大群众吃下“定心丸”。户承诺“一项内容”:同意消除自家承包农田四至,支持改革。

“改革刚开始,我们很担心,因为田都整到一块去了,各家田在哪里都不晓得,怕以后村干换届了扯皮找不着人。后来村里跟我们家家户户作了承诺,以后都按照定下来的田亩数算租金、就高不就低,还盖了章、留了底子,我们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家家户户都支持改革。”该村林老屋组村民代表林柏南说。

改革中,该村每个环节和过程都体现出群众“主体”,把群众承诺书签定率100%作为硬指标,并邀请群众代表、“五老”乡贤、妇女代表等共同参与方案制定、工程监管、项目验收等全过程,实现村两委统筹协调、村民作主。为保证“小田并大田”质效,该村还组建由“包片村干+理事会成员+‘五老’人员+村民代表”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与专业监理单位一起实行“双监管”制度,并聘请审计单位全程跟踪审计。

多方共赢尝甜头

改革,打通了农业发展堵点,实现了多方共赢,受到了农民拥护。

耕地面积增大了。目前项目区的农田均面积由0.77亩提升至2.9亩,有效提高了土地流转率,减少了农田撂荒现象。同时,通过降低田埂系数、优化减少沟渠数量,村民部分分散的自留地、菜园地并入“大田”,使得农田实际耕种面积较项目实施前增加了3%左右。

农业提质增效了。如今该村项目区内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00%。通过耕作层剥离回填、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松等措施,项目区耕地地力均提高0.5个等级以上。据测算,“小田并大田”后,田块亩均产粮由以前的550公斤/亩增加至650公斤/亩。通过“良种、良法、良田”相融、“农机、农技、农艺”结合,项目区基本实现“一稻一油二茬轮种”,复种系数大幅提升。

农民增收了。该村建立租金逐年增长机制,承诺项目区土地流转租金头三年为300元/亩,后增至450元/亩。郝冲组老党员郝汉青算了一笔账:“我们郝冲组是个小山冲,以前大户嫌我们组田小成本高、不愿种,每年给我们组田租2万元多一点,如今,并成大田后租金提高到了7万多元。”

经营主体效益提高了。“机械化耕作亩均节约成本190元左右,同时调优种植品种和栽培方式,我们亩均可增收300元左右。”种粮大户韩郑友说,以前小田一天只能机插15亩,“小田并大田”后,现在能一天机插可达60亩。

村集体也获益了。黄铺村以“小田并大田”撬动一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并依托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推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目前,该村已建成年产能2500吨的粮食加工中心,正在打造农产品展销中心,并谋划五彩稻田、观光栈道、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840万元、约增长4%左右。(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江友梅)

关键词: 潜山市黄铺镇 小田并大田 农业农村新名片 农业规模化发展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